iChongqing消息(记者 晏语)五彩斑斓的服装、激情四溢的音乐、迎风飘扬的各国旗帜……不同肤色的笑脸与多元文化交织成一场文化盛宴。11月22日,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国际文化节在其科学城校区盛大启幕。

(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娅茜、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重庆出入境总队境外支队政委任明洪、重庆大学留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颖等领导共同启动了开幕仪式。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娅茜分别为本次国际文化节致辞。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余元玲、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毛明勇、科学城学院院长潘江、河海学院院长梁越、旅传学院副书记马晟坤、建规学院院长助理温泉等13位领导和专家分别为本次国际文化节的各项赛事奖项颁奖。

2013年来重庆交通大学学习汉语的国际学生校友木兰,也专程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了本次盛会。这位贝宁青年演员跨越国界的电影追梦之旅还在继续,她希望用光影搭建中非友谊之桥。此外,现场来自中国、泰国、贝宁、孟加拉国、摩洛哥、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莫桑比克、俄罗斯、加纳、巴基斯坦等42个国家的中外师生2000多人齐聚重庆交通交通大学湖滨广场,共襄盛会,感受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据悉,本次国际文化节以“陆海通·五洲情”为主题,包括“桥之韵”艺术作品大赛、“重庆与世界的多元对话:共享、共创、共赢”中外学生演讲比赛、“渝见中国”中外学生话剧展演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嘉年华等多个板块与系列活动。

(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陆海通·五洲情"打破地域界限 见证文化融合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在开幕式致辞中解读了“陆海通·五洲情”的寓意。他指出,“陆海通”象征地理连通与心灵相通,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融合;“五洲情”则呼吁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共情,在全球化时代下,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深入。“通过国际文化节这一桥梁,我们希望能够打破地域界限,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跨越千山万水的文化共鸣,体验到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生。”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在开幕式中致辞。(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娅茜表示,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仅搭建了各国人民增进理解和友谊的桥梁,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我们致力于推动重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深化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为重庆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娅茜在开幕式中致辞。(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余元玲在采访中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让留学生感受到学校开放办学的理念,亲眼见证中国高校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的积极努力。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不仅为中外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搭建了一个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促进文明互鉴。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左)、重庆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余元玲(中间),接受iChongqing记者采访。
(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留学生反馈“令人兴奋” 传统服饰展全球风采
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异彩纷呈的中外美食与展演展台、打卡活动、文化体验区相映成趣,全面呈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域特色文化。国际化的文化风采与新式中国风美学交织其中,现场气氛热烈,给在校学生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仿佛穿越国界,感受多元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在开场舞《华夏+美丽中国》中,学生们身着色彩斑斓服装,动作协调、步伐轻盈,随着悠扬的音乐舞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台上,灯光与背景的巧妙搭配使得每个舞步都显得更加生动有力。


学生们在开幕式现场表演民族舞蹈。(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来自非洲贝宁的木兰代表国际学生校友在开幕式上致辞。她回忆起自己2013年在重庆交通大学学习汉语的日子,现如今已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研究生。她表示:“通过此次文化节,我们不仅能加深各国学子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更能激发我们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这将成为我们心中难忘的美好记忆!”木兰用中文朗诵了《木兰辞》,表达了对母校和师生的深情,赢得了现场嘉宾的热烈掌声与喝彩。

来自非洲贝宁的木兰代表国际学生校友在开幕式上致辞。(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来自刚果的留学生Medy Kaj Mukanda Plamedi身着黄黑相间的传统连衣裙,搭配银色饰品,在开幕式的“国际风采秀”中亮相。她向记者透露,自己在重庆交通大学学习了六个月的中文,目前已能流利使用一些日常用语。她表示,期待在机械工业专业开始为期四年的学业,并深感兴奋。

重庆交通大学的刚果留学生身着传统服饰,在“国际风采秀”中精彩亮相。(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这个活动太令人兴奋了,尤其是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穿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服饰。而且我发现中国的汉服也非常漂亮!”来自赞比亚的留学生Musonda Chiwala激动地说道。她告诉记者,自己通常只会在特殊的仪式或庆典中穿上本国传统服饰,中国学生对她的服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纷纷前来与她合影留念。

重庆交通大学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身着传统服饰,在“国际风采秀”中精彩亮相。(图片/重庆交通大学)
黄承锋副校长告诉记者,除了开展校园国际文化节,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平时也常一起合作项目、打篮球等,哪怕偶尔的小摩擦,也是交流的一部分。“这些互动不仅让同学们聚在一起,更促进了彼此的沟通,独特且有意义。”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校园国际文化节从10月持续到11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渝见中国”中泰教育领袖短期交流团、哈萨克斯坦教育代表团和俄罗斯校长代表团的相继访问外,学校还举办了“桥之韵”艺术作品大赛和“重庆与世界的多元对话”中外学生演讲比赛等活动。此外,学校将举行《波兰发展报告(2023)》与《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动态及展望(德国卷)》的新书发布仪式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国际文化和教育的交流与融合。


11月22日,“渝见中国”中外学生话剧展演活动在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图片/重庆交通大学)